据数据统计,凯迪凯迪拉克2022年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为8.4万辆,拉克利迎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跌30.58%。销量下跌其中,还能化第一季度销量约为4.7万辆,否顺第二季度销量约3.7万辆。电气
多方因素影响,凯迪凯迪拉克销量出现颓势
2022年上半年,拉克利迎对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销量下跌艰难的半年。受疫情影响车市严重遇冷,还能化再加之开年之际“缺芯”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否顺整体大盘趋势均为下跌,电气5、凯迪6月份虽有回暖,拉克利迎却仍未能将销量趋势拉至正向增长。销量下跌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926.1万辆,同比下降7.2%。其中,豪华车上半年销量为126.5万辆,同比下降14%。
在公布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时,通用汽车曾对销量下跌问题作出相关回应,坦言在华业务受新冠疫情及芯片短缺等外部因素影响。
受“缺芯”问题困扰的车企并不少见,下跌速度如此之快的却并不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大盘销量正在逐渐回暖,而凯迪拉克第二季度销量远低于第一季度,被大盘增速远远甩开。
命运的跌宕来的如此迅速且仓促,或许凯迪拉克面对这一现状时自己亦是愕然。2021年,凯迪拉克全年销量23.3万辆,同比增长1.4%。彼时凯迪拉克被市场誉为二线豪华品牌领头羊,也时常被猜测能否率先突破二线名号,进入真正的一线豪华品牌之列。
距离风光的过往仅仅半年时间,而真正导致凯迪拉克销量下跌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因素,还有在这个标签化的时代其对于自身赛道的模糊,以及电动化汹涌来袭当下,其慢掉的那半拍。
多个称号导致的赛道模糊
凯迪拉克进入中国市场第一阶段的标签是总统座驾。
最初进入中国时,来自遥远大洋彼岸、曾被数位总统乘坐的凯迪拉克凭借“美式豪华,总统座驾”的品牌理念迅速风靡中国汽车市场,再加之其背靠通用大旗,在销售渠道、生产链条等多方面均有着不少进口品牌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
怀着对自身“美系豪华”的充分信心,凯迪拉克推出了XTS等一系列美系元素满满的经典车型。这些车型帮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很快凯迪拉克便意识到——自己的入华时间太晚,用车诉求为“豪华尊贵”的消费者群体已几乎被BBA瓜分殆尽。
所有二线豪华品牌均有着成为一线的梦,凯迪拉克同样不例外。为了让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能够迅速突围,一句“无后驱,不豪华”的洗脑广告词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后驱车这一代表着极致性能的汽车定义因凯迪拉克而深入人心,凯迪拉克销量也随之疯狂增长。
XTS等老车型逐步停产,更具运动性能的XT4、XT5、XT6系列SUV,CT4、CT5、CT6系列轿车成为了凯迪拉克全新的产品序列。这一阶段,凯迪拉克的经典标签便是“无后驱,不豪华”。
以运动性能作为全新立身之本的豪华品牌不止凯迪拉克,还有当下的宝马。如果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将运动性能标签继续延续传承,或许凯迪拉克能成为二线品牌中的宝马,收获长久的成功。
但新的标签出现了——“浴皇大帝”“七折车”。
“浴皇大帝”称号来自高德对各品牌车主常去地址的调研,报告显示,凯迪拉克车主最常前往的地方便是洗浴中心。这一称呼只能称作一桩笑谈,真正对凯迪拉克造成了严重影响的还是七折车。
因曾经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消费者对凯迪拉克的品牌保值力产生了质疑,面对新车上市,他们即使心动也可能选择观望,因为大家都觉得,“过上半年,这车得便宜上一截”。
电动化推迟,凯迪拉克该如何定义未来?
上述原因是过去运营阶段中凯迪拉克给自己埋下的隐忧,而在电气化过程中慢掉的半拍则造就了凯迪拉克无法定义的未来。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受电气化、智能化的严重冲击,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售价较高的新能源品牌正越来越多的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讨论,其售价也足以与二线豪华品牌相媲美。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企正用更年轻化的思维打造车机系统、更互联网的方式打造消费社群、更轻资产的方式生产汽车。
没有生产资质?找代工厂。没有电池技术?找电池厂。没有智能车机?找互联网大厂。
新能源汽车甚至呈现出概念产品的趋势,只要PPT讲得好,取得了消费者信任,其他一切都可以用其他方式解决。更何况经过几年竞争,当下留存的新能源车企已经摆脱了“一无所有”的造车模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相比于新能源车企,拥有完整生产链条的传统车企想要转型反而有更多顾虑,凯迪拉克便是转型慢的典型。今年6月份,姗姗来迟的凯迪拉克终于推出首款纯电动SUV LYRIQ锐歌,指导价为43.97-47.97万元。
这一价格区间是凯迪拉克过去在燃油车领域都难以取得优势的区间,也是在电气化领域转型较早的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已经进入的区间。
凯迪拉克必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新车失败,凯迪拉克该如何再定义自己的未来?